父亲节刚过,若是已为人父,你是否收到父亲节礼物,是否为这份心意感到喜悦!
试想一下,即使我们的角色已为人父为人母,换个角度,用我们本身作为子女来说,你有想过你的父亲在你的人生长河中,为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,三观、个性、为人处事…?再换回我们作为父亲角色的这一角度上看,你从自己父亲身上得到的、学习到的,是否也提醒了你决定用什么方式对待你的孩子。其实从角色的互换过程中,帮助了我们在没人教会我们怎么做父母的情况下,没有父母的职业训练所时,从自己的身上找答案,或许是一个方式。
| 父母有意识 | 父母无意识 |
孩子有意识 | 教育 | 模仿 |
孩子无意识 | 耳濡目染 | 潜移默化 |
在父母与孩子的角色关系中,我们可以从上表了解:
01 父母有意识、孩子有意识。
这是教育的过程,注重的是教育的内容与方法,好的教育内容配合适合孩子年龄的方法,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这是孩子模仿大人的行为,好的行为自然是好的影响,但如果是不好的行为与习惯,也就照搬到孩子身上,例如,父母说话的用词,是不是有这样的经验,大人没教孩子的,孩子也顺口而出的说了出来。
这样比起教育,对孩子而言更天然,教育有时过于正式,像是给孩子考试或是变成训练,无形中对孩子可能形成压力,对比一下,利用书本给孩子进行生态教育,是不是带孩子走入自然的环境更好,这就是玩中学的方式。
在双方无意识的情况下,是变量最多的,可能是无效的,可能是负面的,也可能是正面的,就看父母是不是处处作为一个榜样,成为孩子的学习对象,在精神层面上,让孩子浸润在一个积极、正面、乐观的氛围之中。
就着父亲节在朋友圈里各种的形象海报,高举着孩子的臂膀、像山一般给孩子倚靠的背脊、像超人一样的形象等等,有感而发于父亲与孩子间的关系,在孩子一生中种了一个因,打了一个结。从自己的父亲中得到教育与影响?在为人父时,想到再传承下去的是什么?都是在父亲节之后,值得思考与自勉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