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小朋友们被牙医发现有蛀牙的时候,大人们通常认为:“瞧,就是吃糖吃多了吧?!”也有的家长觉得很冤枉:“我们很少给宝宝吃糖啊,为什么还有蛀牙?”有的家长很无奈:“宝宝就是爱吃糖,挡也挡不住。”
那么,吃糖和蛀牙到底是什么关系?吃糖一定会蛀牙吗?不吃糖的孩子为什么也会蛀牙?到底该不该给孩子吃糖?
蛀牙(龋齿)的四大因素,包括:食物、细菌、牙齿和时间。其中的食物因素并不是单指糖,除了糖果、饼干蛋糕、面包、牛奶、肉菜、饮料,我们吃的米饭馒头,也是蛀牙的致病因素。可以说几乎所有能分解产生糖分的食物,在有大量致龋菌的牙齿表面停留,都有可能引起蛀牙。
所以,即使有的孩子不怎么吃糖,但如果刷牙不干净,口腔内的致龋菌多,也可能会长蛀牙。而又甜又粘的食物,如饼干糖果,由于含糖量高,黏滞在牙面不容易刷掉,更是牙齿的“敌人”。
如果孩子在上述食物、细菌、牙齿和时间四个因素方面都不合格,那蛀牙的概率就很大了。爸爸妈妈们可以按照以下的几个问题,自己评估下这四个因素。 1.孩子的食物结构是不是甜黏的占多数?比如每天饼干、糖果、蛋糕的量是不是很多?如果有,要改善。 2.爸爸妈妈自己是不是有过蛀牙?孩子的亲近者的口腔含量和成分会影到孩子的口腔菌含量和成分。避免亲吻孩子嘴唇,孩子使用单独的碗筷。家长自己的牙齿要治疗好,减少口内细菌,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。 3.孩子的牙齿要定期检查,适时做窝沟封闭,减少牙齿表面可以藏细菌和食物的缝隙。 4.早晚刷牙,每日使用牙线,饭后漱口,减少食物在牙齿表面存留的时间。小宝宝尽早减少或结束夜奶,夜奶后用干净湿纱布或牙刷清洁宝宝牙齿。孩子爱美食是天性,正如想要减肥的妈妈们一样,知道冰激凌和蛋糕是减肥天敌,但仍然会偶尔让自己享受一下。完全禁止孩子吃糖的天性,是不主张、其实也做不到的。因为孩子大了以后总会和其他人接触,总会见到糖果的。比如,邻居阿姨姨看着孩子可爱给颗糖,小朋友们之间玩耍分享糖果,生日派对、除夕新年满大街都是糖果。所以,适当吃糖是不可避免的,但一定要注意吃完后及时刷牙漱口。所以,3岁以下的小宝宝,家长尽量避免给孩子吃糖。大一些的宝宝家长们可以控制下,限定每日或每周的量,告诉宝宝吃糖会容易蛀牙,不能多吃,吃完漱口。另外,吃糖的时间可以安排在靠近正餐的时候,这样牙齿在每日三餐之间会有“休息”的时间,不至于时刻都浸泡在细菌分解食物产生的酸的攻击中。关于吃糖和蛀牙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。衷心希望爱护牙齿是件快乐的事,而不是充满痛苦、负担和纠结的历程!